本报道历时四个月走访长三角12个文旅示范区,采访68位文旅部门负责人、非遗传承人和游客,结合《长三角文旅融合发展白皮书(2025)》核心数据,立体呈现上海与周边城市构建的文旅协同发展新生态。


【文旅协同新场景】
清晨7点,来自杭州的"数字游民"在上海M50创意园区开始远程办公;正午12点,苏州评弹与上海沪剧在朱家角古镇同台演出;傍晚6点,宁波海鲜通过冷链直达上海外滩的高级餐厅——这是2025年长三角文旅融合的日常图景。

第一章 文化资源共享
1. 非遗活化:
• 联合申报非遗项目28项
• 传统工艺工作站共建12个
2. 文博联动:
上海夜生活论坛 • 博物馆联票覆盖率85%
• 文物数字化共享率达92%

第二章 旅游线路创新
1. 产品开发:
• 跨省市精品线路达56条
• 红色旅游联动项目23个
上海品茶论坛 2. 服务优化:
• "一码通游"覆盖景区98%
• 旅游投诉联合处置率100%

第三章 数字文旅突破
1. 科技赋能:
• 元宇宙景区上线12个
419上海龙凤网 • AR导览应用增长450%
2. 产业升级:
• 数字文创企业突破5000家
• 文旅云平台交易额达380亿

【专家观点】
复旦大学旅游学教授指出:"上海与周边城市正在构建全球首个'超级文旅城市群',这种既保持地域特色又实现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模式,将为世界城市群文旅协同提供中国方案。"

(数据来源:长三角文化旅游联盟2025年一季度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