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历时三个月走访沪苏浙交界地带,记录那些每天跨越行政边界工作生活的人群故事。

【晨光中的跨城者】
06:15 昆山花桥地铁站
• 每天3.7万人从这里出发前往上海
• "双城通勤族"平均通勤时间58分钟
• 典型案例:张江工程师王磊的"钟摆人生"
"我的早餐在江苏吃,午餐在上海吃,这种体验很奇妙"
【午间的产业走廊】
新夜上海论坛 苏州工业园区某生物医药企业:
√ 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张江
√ 生产基地放在苏州BioBAY
√ 临床试验在杭州医药港
数据:2025年长三角科创走廊产值突破2万亿
【黄昏时的文化涟漪】
上海龙凤419体验 • 嘉兴西塘的民宿主理人林雯:
- 每周三到上海学习咖啡烘焙
- 将海派文化融入水乡民宿设计
- 策划"上海作家驻留计划"
"文化的流动从来不受行政区划限制"
【深夜的物流脉动】
爱上海419 浦东机场货运区观察:
✓ 00:30 宁波来的跨境电商包裹分拣
✓ 02:15 合肥发出的半导体元器件装机
✓ 04:00 南通家纺产品直飞欧洲
数据:长三角机场群货运量占全国35%
(记者手记)当昆山的晨光里响起上海地铁的报站声,当嘉兴的古镇飘着上海咖啡馆的香气,当合肥的实验室与张江的研发中心共享数据——这些生动的画面正在重新定义"城市边界"。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,不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,更是普通人生活半径的温柔扩张。在这片热土上,每个人都是"双城故事"的书写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