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桐区里的城市更新:上海衡复风貌区保护与再生实践 【本报记者 李媛 上海报道】盛夏的午后,漫步在徐汇区衡山路-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(简称"衡复风貌区"),法国梧桐的浓荫下,一栋栋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建筑正焕发新生。作为上海规模
【城市观察】石库门里的新生活:解码上海历史风貌区的"活化"密码 【首席记者 周明】清晨7点,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思南公馆的石库门弄堂里,咖啡师小李正在准备开业。这处历经百年风雨的历史建筑,如今已成为融合海派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城市客厅。
【城市观察】"修旧如旧"还是"破旧立新":上海老城厢更新中的文化传承困境 【现状调查】1. 保护建筑数据库:- 现存石库门里弄建筑3820栋(较2000年减少63%)- 挂牌历史保护建筑年增率不足2%- 黄浦区老城厢人口密度仍达4.2万人/平方公里2. 改造模式对比:• 新天地
【深度调查】梧桐区复兴计划:上海历史风貌保护的"绣花功夫" (首席城市记者 周明 上海报道)清晨7点,永康路上的咖啡店主擦拭着Art Deco风格的门框;上午10点,张园石库门里弄的年轻人正在共享办公空间视频会议;下午3点,衡山路8号的水塔美术
【特别调查】"修旧如旧"的现代诠释: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双轨记 【更新与保护的辩证法】清晨7点,改造后的田子坊里,老居民在保留了原貌的石库门天井里打太极;上午10点,苏州河畔的百年仓库里,年轻设计师在改造后的loft空间创作;下午3点,新天
【城市观察】"修旧如旧"到"活化更新":上海历史街区的文化复兴之路 【保护现状】■ 历史建筑:全市挂牌保护建筑达1058处■ 更新面积:近五年完成历史街区更新72万平方米■ 资金投入:2024年专项保护资金达28.7亿元■ 社区参与:32个居民自治改造项目落地